(四川經濟日報)李克強總理作的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那么,中醫藥如何才能長足發展?
在本次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向本報記者談了醫藥行業的“三個焦點”問題,他認為,實現中醫藥事業發展,除了國家政策要進行創新扶持外,還需要建立民族藥和中藥的機制,同時還應該打破壟斷,破除醫藥專利終身制。
焦點一:醫藥改革 醫藥發展必須反壟斷
“對于新藥的審批制,目前國家很多管理模式源自西方,但西方的管理模式多數針對西藥,對我國特殊的民族醫藥和中藥產業,這種管理模式顯得極不適應。”耿福能對記者說。
如今,國家每年新藥審批上報的數量是幾千件,審批程序非常繁瑣與緩慢,經常一件藥品會壓好幾年。“因此,民族藥和中藥必須要有自己的機制,進行獨類管理與審批。”耿福能呼吁道。
為什么很多醫藥企業對創新藥研發積極性不高?耿福能回答說,創新藥的門檻和審批條件非常多,在這個過程里,藥企投入后回報率又很低。因此政府應該發揮主導,進行優惠與配套等鼓勵政策。
“有新藥研發出來后,政府應該給予優惠與補貼,但不能搞壟斷和終身制,建議專利權只享受20年,20年后就應該向社會與消費者開放,不能再盤剝消費者。”耿福能認為,這樣不僅讓企業有積極性,也讓百姓有期盼。
在交談中,“反壟斷”是耿福能多次提及的詞語,他說經濟要高速增長,行業發展能繼續完善,就必須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進行反壟斷。
焦點二:醫患矛盾 緩解醫患矛盾 應管辦分開
“醫患矛盾”近來有愈演愈烈之勢,如何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呢?對此,耿福能說,醫療資源過度集中、患者對生命科學理解不夠深入等,都會導致醫患關系緊張。
要構建和諧醫患關系,耿福能說,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二、三級醫院門口增設安檢措施,防止更多的傷害醫生案件的發生,先治標后治本。
但要想深入徹底解決,還應該從體制、思想、行業協會發揮作用等方面著手。耿福能呼吁說,醫院應該進行“管辦分開”,辦醫院的和管醫院的就是應該徹底分開。如果不分開,衛計委什么都管,不僅質量不到位,消費者和人民也不會滿意。
另外,耿福能建議優秀醫生應該“多點執業”,不要讓優秀的醫療資源都集中在少數醫院里。在提高醫生的修養和素質方面,應該讓醫師協會承擔起責任,國外的醫師協會非常有權威,國內也應該加強醫師協會的作用。
焦點三:食品安全 建立全國獸藥殘留監測體系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此起彼伏,時時刺激著公眾敏感神經。
“獸藥如果不納入食品藥品監督總局監管,食品安全便無從談起。”耿福能對記者說,食品安全問題的來源之一,就是獸藥亂用。動物源性食品的藥物殘留問題應引起關注。
“農村地區普遍存在為了立竿見影、濫用獸藥,甚至購買處方藥用于牲畜,造成大量獸藥殘留在動物體內。”耿福能告訴記者,在農村仍存在大量散養殖戶,這些散養殖戶對獸藥的購買、使用并沒科學規范認識。而散戶量多、分散,監管困難。
耿福能說,擁有獸藥殘留的牲畜,不僅會通過糞便污染土壤,污染種植業。而人類若長期食用含有殘留藥物的牲畜,更會嚴重危害人類身體健康,大大增加患病風險。
因此,耿福能呼吁說,建議將獸藥的注冊、申報、研發、生產及日常監督管理歸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統一規定,從源頭上杜絕獸藥管理不善造成的食品安全。
其次,加大獸藥的研發力度,提高獸藥效用,加大對養殖戶宣傳,糾正其錯誤用藥觀念,進行養殖用藥培訓,建立第一責任人制度,強化法律法規懲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
最后,耿福能還呼吁,應制定及完善獸藥殘留檢測方法標準,建立全國獸藥殘留監測體系,嚴格把關動物源性食品質量。
來源:四川經濟日報http://www.scjjrb.com/news/health/2014/311/1431115235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