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財經3月11日訊 全國人大代表、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在接受網易財經專訪時表示,國家在資源分配方面,應該考慮貧困地區的這些老百姓,不要以過去的這種慈善式的扶貧、表演式的扶貧,解決不了貧困的問題。“應當以法律制度的形式,明確資源所在地的邊遠貧困地區原住居民,享有一定的資源開發收益權,讓資源開發收益在國家、投資者和原住居民之間進行分配”。
耿福能指出,在資源利益的分配中,政府有稅費收入、投資者有投資回報,但原居住地的家庭、個人沒有任何收益。近年來國家在大城市集中了大量的社會公共資源,人們生活起來便利、便宜、舒服,人越來越多。但為大城市發展做出資源輸出的貧困地方,如果社會再不把資源第一次利益分配的調整,勢必大城市的人口壓力會越來越大,財富會越來越集中;而邊遠山區會越來越貧窮,人口也會越來越稀少,就會越發變得荒涼,造成財富、人口的極度不平衡,區域與區域之間的各種差距就會更大。
耿福能建議,國家在開發貧困地區水電、礦產等資源時,希望能夠讓當地老百姓享受資源開發帶來的收益,逐步解決相當一部分貧困人口的根本問題。“以法律制度的形式,明確資源所在地的邊遠貧困地區原住居民,享有一定的資源開發收益權,讓資源開發收益在國家、投資者和原住居民之間進行分配”。
據耿福能介紹,以四川涼山為例,該地的水電資源富集,可開發的水電占全國水電總裝機容量的15%、占四川的57%;涼山水電資源全部開發后,年發電量將超過2362億千瓦時,發電環節銷售收入可達到550億、稅收近百億元。而四川涼山地區常年處于國家重點貧困地區。
此外,耿福能今年還重點提出了“破除壟斷,建立良性競爭機制”的建議。他指出,自由競爭是一個重要的杠桿,把有限的人、財、物分配到社會生產各領域,實現效率提高。而市場自由競爭,其最大的障礙和阻力就是行業和市場的壟斷。“壟斷對于經濟而言,他是致命的,是抑制經濟活躍和繁榮的一個抑制劑,因為經濟壟斷了以后服務質量就下降,創新就不足,他就躺在壟斷這個上面獲取利益,這一點我們十分的清楚,所以在這方面如果我們國家反壟斷,就像整頓工作作風和反腐敗一樣,那我們的經濟就有一個二十年的后續的高速增長”。
他表示,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方向就是要破除壟斷,讓市場機制在醫療資源的配置中起到更大的作用。醫藥行業是一個知識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產業,應該在破除壟斷方面起到引導作用。加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買賣雙方自由選擇,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清除市場壁壘,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必須使政府的職責和作用回歸到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的軌道上。
對于目前醫藥行業熱議的藥房托管行為,耿福能表示,這種做法實際上就是一種變相的局部壟斷。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及醫療機構通過行政權力,使托管方成為獨家壟斷醫院藥品供應權的單位,并要求藥房托管方繳納巨額的“托管費用”(以房租、管理費、質量保證金等名義收取)。托管方由于獨家壟斷,具備了與其他藥品生產經營企業藥品供應的議價權力,通過對藥品中標價進行“二次議價”獲得利益,以實現地方政府、醫院與托管方的利益共贏。“這種政府部門及醫院通過藥房托管的方式,把議價權力轉移給有政府資源和社會背景的托管方,是典型的由權力配置市場資源的行為,也會破壞正常的市場秩序,妨礙公平競爭。我是非常反對和唾棄這種托管的,它是局部的壟斷,這種壟斷對于我們的患者是不公平的,因為局部的壟斷的話就會導致這個醫院沒有面向眾多的醫藥公司采購自己的產品”。
對于目前中國醫藥企業創新藥研發積極性不高,耿福能表示,創新藥的門檻和審批條件非常多,在這個過程里,藥企投入后回報率又很低。政府應該發揮主導,進行優惠與配套等鼓勵政策。“有新藥研發出來后,政府應該給予優惠與補貼,但不能搞壟斷和終身制,建議專利權只享受20年,20年后就應該向社會與消費者開放,不能再盤剝消費者”。
對于好醫生藥業目前的發展,耿福能介紹,目前好醫生藥業集團分為三大板塊:醫藥工業、醫藥商業和種植養殖基地,上述三大板塊去年的銷售收入是36個億。對于2014年的發展規劃,耿福能表示,好醫生藥業計劃2014年在西昌和成都分別開設1家專科醫院。(陳俊宏)
來源:網易財經http://money.163.com/14/0311/13/9N2DJL7B00255152.html